
想像的邊境:我想 我们好像一起度过了一些时光
(刊登于台湾独立出版物〈时间杂字〉)
A
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已婚。我们很聊得来。
不知不觉地聊到误了打烊的时间。她陪我关店,然后我们一起下楼,道别后我才发现我忘了她叫什么名字。
我问她有没有写作的习惯,她不好意思地说:“有。”
这让我想起,原来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她漂亮看似坚强的外表下一定藏着一些挥之不去的悲哀 -
每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都会有的悲哀。
B
今天我和一个刚认识的男人聊天,一聊就是三个小时,而聊天的内容尽是一些有关佛教的事情。
男人说,佛教是一个关于找寻真正的自我的信仰。
*
他突然问我是否读过村上春树的小说。随后,他拿起了一本村上春树的书(我忘了是哪一本),说:“他写的东西好蓝,蓝得让人想跳楼。”
我们就这样开始聊起佛教来。
*
我对这个男人感到无比的好奇。他滔滔不绝地分析着日本和中国的历史,一副很有知识的样子。长得很普通,看起来应该是四十出头。我觉得他乍看之下其实长得满像村上春树的。
他一直不停地强调,村上春树的小说真的很蓝,很蓝。
我忍不住问了他一句:“那你算是一个悲观的人吗?”
他说:“我一点都不消极,不过事实是,这个世界确实充满着痛苦与悲伤。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修行来摆脱世间永无止尽的痛苦。”
*
他和我一样,最喜欢的村上春树小说是《一九七三年的弹珠玩具》。他说,小说里有一幕是描写故事主人翁在山上驾着车,车子随着山路的斜坡上了又下,姿势优美得像只猫。
虽然我并不记得小说里有这样的一幕。
C
M是我在台北认识的台湾女生,今年二十五岁。我在台北住的青年旅馆就是她开的。
她长得很好看,留着一头长发,皮肤黝黑,很健康的样子。听说两年前和朋友开了这间青年旅社,而在做这件事之前她还一个人在欧洲旅行了一年。
这样的女生难免令人产生幻想。她有男朋友吗?有没有可能是同性恋?有喜欢什么乐团吗?对死亡的看法又是什么?
离开台北的那天早上,她骑着电单车把我载到师大附近某一间咖啡馆吃早餐。
我们一班人,除了我这个新加坡人,还有来自南非的女生和一个从挪威来台湾学中文的男生,Eivind。
在咖啡馆里,我们大家各自拿出一本书,认真地读起来。
M拿出的便是J.D. Salinger的《The Catcher In the Rye》。
(我在十七岁至十九岁之间,同时迷恋着J.D. Salinger,Jack Kerouac,Allen Ginsberg等五O、六O年代传奇作家。直到某一年-或许是二十一岁的时候吧-我才开始对他们的颓废堕落感到无比的厌恶。)
为了赶上中午的飞机,我和这些在青年旅社认识的朋友道别,离开咖啡馆,一个人前往机场。
后来的几个月,我一直都忘不了这个骑着电单车又爱读J.D. Salinger的女生。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4 comments:
nice piece!
--j
hi,
do you know the address of this hostel - looks amazing!
zzzzz2018.6.5
prada handbags
coach outlet online
tory burch outlet
coach outlet
nike shoes
ray ban sunglasses
fitflops sale
ray ban sunglasses
pandora outlet
jordan shoes
20180620 junda
coach outlet store online
coach outlet online
hermes outlet
saucony shoes
canada goose outlet
nhl jerseys
rockets jerseys
miu miu handbags
ugg outlet
polo ralph lauren
Post a Comment